6ES7221-1BH22-0XA8详解说明
6ES7221-1BH22-0XA8详解说明
在西门子PLC程序中,为了进行数学运算、设定定时器时间、设定计数器计数值等,需要使用各种数据。
程序中的各种数据(如常数、十六进制数、浮点数、时间、数组等)都必须是PLC所允许的类型与可识别的格式,即:PLC对数据有“类型”与“格式”两方面的要求。
西门子S7系列PLC根据数据的字长,允许使用的类型有基本数据、复合数据、参数三大类。
1.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是指字长在2个字(32位)以下的数据,包括二进制位( 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 Double Word),ASCII字符、整数(Integer)、双字长整数(Double Integer)等,这些数据符合IEC 1131-3的规定。
基本数据在PLC存储器中有固定的长度。如:二进制位为l位,字节为8位,字为16位,双字为32位等。
当PLC使用符号地址时,在符号表或地址声明表的“类型(Type)”栏必须填写数据的“类型代号”,以明确所使用数据的格式与所占的字长。
在S7系列PLC中,基本数据的数据类型代号与输入范围如表8-5.1所示。
表中所说的ASCII(American Strand Code for Inbbbb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编码)是利用7位二进制(00~7F)来代表1个字符的普遍的编码方式,常用于串行通信。7位二进制(00~7F)与字符的对应关系见表8-5.2。S7可以使用的代码范围为31~7E,“DEL”(代码7F)不可以使用。
2.复合数据
复合数据是指字长大于2个字(32位)的数据,数据可以通过基本数据组合而成。S7可以使用的复合数据包括以下几类:
①数组:所谓数组(类型代号ARRAY),是将同类型的基本数据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单元数据,如表格数据等。
②结构:所谓结构( STRUCT),是将不同类型的基本数据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单元数据。
③字符串:所谓字符串(bbbbbb),是多个相同或不同字符(如ASCII码)的组合。字符串的默认长度为256字节,其中2字节用于存放字头,实际字符大可以到254个。
④日期与时间:日期与时间( DATE-AND-TIME)用于存储实时时间,格式为年.月,日一时一分.秒:占用4个字长(8个字节),使用BCD码。其中,年、月、日、时、分、秒各为2位(占1个字节):毫秒为3位(占1.5个字节)。
例如,2006年11月15日8点30分58秒的存储格式为:06-11-15-08: 30: 58.000。
⑤用户定义数据:编程人员可以将S7的以上各种数据类型进行重新组合,生成新的数据类型,这一数据类型称为“用户定义数据( User Defined Data Types)”,数据类型代号为UDT。
3.参数
在SIEMENS公司的S7系列PLC中,在逻辑块之间进行相互传递的数据称为参数。S7的参数分为“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两类。
在结构化编程时,为了使得某功能块能够成为可以在同- PLC循环内多次调用的通用功能块,功能块中所使用的信号与数据不可以是“地址”或“数值”,它们只能以“符号地址”或“符号数据”的形式出现。调用通用功能块时,可以通过对这些“符号地址”或“符号数据”的不同赋值,在每次调用同一功能块时,得到不同的结果。www.dqjsw.com.cn
被调用的功能块中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形式参数(bbbbat bbbbbeter),而在调用块中对“符号”所赋予的实际地址或实际数值称为实际参数(Actual bbbbbeter)。
如图8-5.1所示,图中的start、stop、run为形式参数,而IO.1、I0.2、QO.1则为实际参数。
在每次调用功能块前,必须用实际参数对块中所使用的形式参数赋值。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例如,当功能块中的形式参数定义的数据类型为“字( Word)”时,则赋值的实际参数必须为字格式,如MWO、IWO、QWO等,而不能用MO.1、IO.1、QO.1或MBO、IBO、QBO等进行赋值。
S7中可以使用的参数类型有表8-5.3所示的几种。
要用好PID调节,搞清楚PID的计算公式和PID参数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PID的公式:
式中误差信号e(t) = SP(t) – PV(t),M(t)是PID控制器的输出值,Kc是控制器的增益(比例系数),Ti和Td分别是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Minitial是M(t)的初始值,实际上是积分的初始值。
PID公式的前3项分别与误差、误差的积分和误差的导数成正比。
微分、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概念,建议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网友至少要搞清楚微分和积分的几何意义,这对深入理解PID参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积分对应于下图中误差曲线e(t) 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图中的灰色部分)。PID程序是周期性执行的,执行PID程序的时间间隔为Ts(即PID控制的采样周期)。我们只能使用连续的误差曲线上间隔时间为Ts的一些离散的点的值来计算积分,因此不可能计算出准确的积分值,只能对积分作近似计算。
一般用下图中的矩形面积之和来近似jingque积分。当Ts较小时,积分的误差不大。
在误差曲线e(t)上作一条切线(见下图),该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tgα即为该点处误差的一阶导数de(t)/dt。PID控制器输出表达式中的导数用下式来近似:
de(t)/ dt ≈ Δe(t)/Δt = [e(n) - e(n-1)]/Ts,式中e(n)是第n次采样时的误差值,e(n-1)是第n-1次采样时的误差值。
PID调节是目前应用广泛调节控制规律,P比例、I积分、D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调节可以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就必须引入“积分项”。比例+积分(PI)控制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作用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这是摘录的一个PID参数调整的口诀,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数整定找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这个顺口溜流传甚广,我觉得可操作性很低(也可能是我的悟性不够),我有很多疑问:
“从小到大顺序查“,查什么?
一定要”先是比例后积分“吗?直接用PI不好吗?
“曲线振荡很频繁”,是指振荡频率高还是振荡次数多?
什么是”比例度盘“?
”曲线漂浮绕大湾“什么意思?是指超调量大吗?还是上升缓慢?
”曲线波动周期长“的周期是震荡周期吗?还是过度过程时间长?
振荡频率和微分关系大吗?微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理想曲线两个波”,一个波是180度还是360度?两个波是理想曲线,下图的PV曲线理不理想?
我用过S7-200和S7-200 SMART的PID调节控制面板和PID参数自整定功能,被控制对象采用我编写的子程序来模拟。被控对象的参数如下:增益为3.0,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5s和2s。
下面是自整定之前的曲线,超调量太大:
下面是整定过程的曲线:
下面是整定得到的参数的曲线:
下面是另一组整定前的参数的曲线,过程变量PV曲线上升太慢:
虽然整定前两组PID参数相差很远,两次整定后得到PID参数差不多,使用整定得到的PID参数的曲线形状也差不多。
我觉得西门子的PID参数自整定是很好用的。
要用好PID调节,搞清楚PID的计算公式和PID参数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PID的公式:
式中误差信号e(t) = SP(t) – PV(t),M(t)是PID控制器的输出值,Kc是控制器的增益(比例系数),Ti和Td分别是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Minitial是M(t)的初始值,实际上是积分的初始值。
PID公式的前3项分别与误差、误差的积分和误差的导数成正比。
微分、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概念,建议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网友至少要搞清楚微分和积分的几何意义,这对深入理解PID参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积分对应于下图中误差曲线e(t) 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图中的灰色部分)。PID程序是周期性执行的,执行PID程序的时间间隔为Ts(即PID控制的采样周期)。我们只能使用连续的误差曲线上间隔时间为Ts的一些离散的点的值来计算积分,因此不可能计算出准确的积分值,只能对积分作近似计算。
一般用下图中的矩形面积之和来近似jingque积分。当Ts较小时,积分的误差不大。
在误差曲线e(t)上作一条切线(见下图),该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tgα即为该点处误差的一阶导数de(t)/dt。PID控制器输出表达式中的导数用下式来近似:
de(t)/ dt ≈ Δe(t)/Δt = [e(n) - e(n-1)]/Ts,式中e(n)是第n次采样时的误差值,e(n-1)是第n-1次采样时的误差值。
1.模糊控制的关键点在于总结大量的实践数据,然后做成黑匣子,看似神秘,实际都是经验参数!
2.模糊控制得到的数据是基于控制设备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是较为准确的。一旦使用时间长了,性能有所下降,这些经验参数往往就会有很大的偏颇了。
3.即使是同样型号的不同设备,其所处于的工艺环境,工艺流程,工艺特性的不同,其性能也会有差别,因此不能做到模糊控制中同一数据的重复性使用。
4.模糊控制的理念是很好的,起码是超前控制,但就目前而言,其实用性,动态性还是不如传统的PID。
5.传统PID是滞后控制,在目前的大多数工艺环境下,还是可以满足控制的需求的。
6.基于传统PID的特点,也延展了不同的控制方式,如串级调节,三冲量调节,分程调节,步进式等等。
7.个人觉得:随着电子,网络,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传统PID的滞后也会改善的更好,其动态调节特性是模糊控制所不能比拟的。
搞清楚PID参数的物理意义,和PID参数与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调节PID至关重要。
PID的控制原理可以用人对炉温的手动控制来理解。首先看看比例部分的作用。
搞清楚PID参数的物理意义,和PID参数与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调节PID至关重要。首先看看比例部分的作用。
PID的控制原理可以用人对炉温的手动控制来理解。操作人员用眼睛读取数字仪表检测到的炉温的测量值,并与炉温的设定值比较,得到温度的误差值。用手操作电位器,调节加热的电流,使炉温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操作人员知道使炉温稳定在设定值时电位器的位置(我们将它称为位置L),并根据当时的温度误差值调整电位器的转角。炉温小于设定值时,在位置L的基础上顺时针增大电位器的转角,以增大加热的电流;炉温大于设定值时,在位置L的基础上反时针减小电位器的转角,以减小加热的电流。令调节后的电位器转角与位置L的差值与误差成正比,误差值越大,调节的角度越大。上述控制策略就是比例控制。
闭环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延迟作用。调节电位器转角后,到温度上升到新的转角对应的稳态值时有较大的延迟。由于延迟因素的存在,调节电位器转角后不能马上看到调节的效果,因此闭环控制系统调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的延迟作用。
如果增益太小,调节的力度不够,使温度的变化缓慢,调节时间过长。如果增益过大,调节力度太强,造成调节过头,可能使温度忽高忽低,来回震荡。
如果闭环系统没有积分作用,单纯的比例控制有稳态误差,稳态误差与增益成反比。增益越大,稳态误差越小,但是会使超调量增大,振荡次数增加,甚至会使闭环系统不稳定。因此单纯的比例控制很难兼顾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