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之漫智控技术-西门子PLC代理商
西门子PLC模块 , 变频器 , 触摸屏 , 交换机
6ES7223-1BF22-0XA8技术介绍

6ES7223-1BF22-0XA8技术介绍

 生产饮料筒、油漆筒(桶)、机油筒(桶)等薄板类金属容器的道工序就是把厚为0.2~0.5mm、宽为320~1200mm的卷板按所生产容器的不同剪成不同长度的板料,然后送到下面的工序,如套色印花、焊接、胀型、封口(底)等终成型。由于后面的工序,特别是套色印花工序对长度偏差的要求甚高,为±0.25mm/1000mm(对角线偏差为±0.4mm/1000mm),单位时间的剪切数量较高,一般不少于50/min,普通的剪切设备达不到上述要求。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从国外进口生产线,这种生产线从板料的开卷、校平、定尺剪切到终成型,由工控计算机作上位机,控制多台PLC,既由计算机根据动作需要向PLC写入或读出数据,达到控制整条生产线的目的。这种生产线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我们研制了一种仅需1台PLC控制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剪切精度和剪切产量达到和超过上述要求的高精度定尺剪切系统。

图1   剪切系统结构示意图2  硬件构成

  剪切系统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系统的机械部分由夹送机构和剪切机构两部分组成:夹送机


构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旋转,上下夹送辊的加紧力调至刚好压紧板料,使板料在两辊中按设定的速度无滑动滚动;剪切机构与一般剪床同,只是剪切的驱动力来自高压气体。


  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采用日本光洋的SU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包括SU-5M(CPU模块),U-01SP单轴伺服定位控制摸块;U-05N16点DC12/24V输入模块;U-01T8点AC220V继电器输出模块等;人机界面为CL-02DS液晶汉字显示设定单元。伺服系统采用日本安川的交流伺服电机SGMGH-20ADA61和SGDM-20AD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

  3  定尺剪切控制

  3.1 控制原理

  在手动状态(板料安装)时,夹送辊可作正反2个方向转动。在自动工作情况下,夹送辊的转动方向如图1所示。若确定单位脉冲的移动量和编码器每转一圈的脉冲数,当夹送辊的直径一定时,夹送辊每转一定的角度或圈数,板料的移动长度也就确定了。当PLC检测到伺服电机反馈的脉冲数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值(既长度)时,PLC发出信号,交流伺服电机停止转动,同时,方向控制阀的电磁铁通电,气缸执行剪切动作。剪切机构的每一次剪切使接近开关获得1个脉冲,此脉冲即可计算剪切数量,又能作为下1个循环的开始信号。

  3.2 参数设置

  (1) 一般参数的设置

  a) 主轴转速(自动运转时,下同)的确定:确定主轴的转速要兼顾2个方面,一是生产能力,二是转动惯性。转速不是越快越好,太快,转动惯性大,达不到jingque停止的要求,剪切长度精度不高;当然,慢了,达不到生产力的要求。

  b) 脉冲当量的确定:在本例中,之所以能进行高精度定尺剪切,实际上就是jingque的控制夹送辊每个脉冲转动的角度(脉冲当量)。当夹送辊直径一定时,它转过一定的角度,就对应转过一定的弧长,既为板料移动的长度。从理论上说,脉冲当量越小,剪切长度精度越高,但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高,不经济。一般情况下,脉冲当量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即可。

  c) 脉冲编码器反馈的每转脉冲数(分周比)的确定:脉冲当量确定以后,这个参数就好确定了。设计时,夹送辊的直径已定,则其周长也已确定。只要用主动辊的周长除以脉冲当量,即为脉冲编码器反馈的每转脉冲数。该数应为整数,当得数为小数时,与脉冲当量一同作一些调整即可。应注意的是确定的脉冲编码器反馈的每转脉冲数必须在所选的脉冲编码器大的每转脉冲数范围之内。

  d) 伺服驱动器工作模式:速度控制模式。

  (2) 智能模块的参数选择

  U-01SP智能模块的参数共有21个,主要参数有:

  a) 设定的主轴转速时智能模块发出的脉冲频率FBF:U-01SP智能模块与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器配合使用,可以在交流伺服电机额定的转速内任意设定,这个设定值就是FBF:

  FBF(kHz)=主轴转速(RPS)×脉冲编码器反馈的每转脉冲数(PPR)

  该参数必须在智能模块的大FBF范围之内。

  b) 主轴手动速度的确定:根据手动安装板料的需要,一般设定为主轴转速的10%~20%。

  c) 加、减速时间,即主轴从0转速到额定转速(或反之)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根据剪切的板长确定,剪切的板长较短时,该时间可短些,反之,可长些。对于本例,可选500~1000ms。

  d) 紧急停止时间,在自动运转时,从额定转速到停止转动的时间:当系统发生意

  外时,控制系统需急停,以减少对系统和机器的损伤。该时间可少些,一般选500ms以内。

  其余参数可用该模块出厂时的原设定值或根据需要设定。

  3.3 程序设计

  这里使用的SU-5M型PLC与大多数型号的中型PLC在程序设计上并无大的差异,由于采用了语言编程,更接近计算机的流程图设计思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U-01SP单轴伺服定位控制模块采用类似数控CNC系统的G语言,编程方便、功能强大。


  举例:G00 X(位置值) F(速度值);代表一个典型的阶梯形定位指令。

  单轴伺服定位控制模块U-01SP的控制信号通过模块所占I/O定义号对应,程序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1) PLC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处理:把为系统建立的参数表从CPU写入智能模块U-01SP、检查系统有无错误、数据有无错误、语法有无错误,检查结果判断为正常时,系统进入伺服准备状态,这其中包括进入到动作方式(手动、自动)选择、数据监控状态(伺服数据读出)、伺服异常(数据出错、系统出错、语法出错)处理完毕状态。

  (2) 在手动状态下,按下主轴正、反转按钮,主轴

图2   剪切系统程序框图

  可驱动板料前进、后退;按下手动剪切按钮,剪去板头。此状态一般在新安装板料时使用,手动剪切不计数。

  (3) 在自动状态下,料批(剪切长度、


剪切张数)在人机对话装置CL-02DS液晶设定显示单元上设定完毕后(实际上料批可在PLC上电后任意动作方式下设定),CL-02DS将料批数(十进制数)转换成BCD数,存入到CPU的指定寄存器中,程序根据已确定的脉冲当量进行计算,转换成脉冲数,再将脉冲数变换成BIN数,存入到U-01SP内的指定目标寄存器而成为目标值。然后,人机对话装置CL-02DS进入监控状态。按下自动剪切按钮,主轴开始转动,每次转动的周长就是目标值的脉冲数与脉冲当量的乘积。到了目标值后主轴停止,气缸执行剪切动作,剪刀回位的同时,计量剪切 张数,然后重复上次操作。直至达到剪切张数的目标值后停止。


  由于圆周率的存在和转动惯性,主轴每次转过的实际周长与应该转过的周长还会有一点差异,虽然很小,在1mm以内,但对于±0.25mm的长度精度还有影响,这样,在程序中按需要设定几个尺寸段进行一定数量的脉冲补偿(分段补偿),终完全达到了剪切长度精度要求。

  4  结束语

  适当改变脉冲当量、夹送辊直径和脉冲编码器反馈的每转脉冲数,剪切精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剪切动作换成液压缸执行,能剪厚板,可用于机械、汽车等其它行业。该系统已在济南、深圳等地投入使用,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剪切长度精度、剪切速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和用户要求,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该产品填补了我省空白,现已通过技术鉴定,正批量生产。

1 引言

    电源监控是铁路信号的重要的监控系统。在此之前信号的电源监控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系统的核心。单片机监控系统一方面存在采集速度慢、界面不友好、操作不方便等技术局限,另一方面由于其中的电源模块部分的监控相对独立,对电源系统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维护困难、界面显示繁琐等。基于以上原因本项目配套开发了基于台达PLC作为信号采集核心、台达HMI触摸屏作为操作和监视界面的电源监控系统。监控子系统与电源模块通过工业总线网络互连实现整合的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铁路信号的电源监控系统。

2 硬软件系统设计

    2.1硬件体系设计

 图1 硬件体系设计

    铁路信号电源监控硬件体系设计参见图1。系统规模:44个数字量输入;1个数字量输出;6个电源模块;39路模拟量输入。

    控制系统配置如下:触摸屏:DOPA75CSTD;PLC:DVP16EH00T+1个DVP04AD-H+3个DVP16HM11N;电源模块通讯卡1块;分时采集电路卡1块。

    触摸屏主要是用来显示采集数据、报警、报警上下限设定、采集数据显示微调、报警数据显示、历史趋势图显示等。PLC主要是采集数据并计算,由于考虑系统对模拟量采集的速度要求不是很高,为了节省成本,系统中使用了1 个DVP04AD-H对39路模拟量进行了分时采集,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与厂家共同实验开发了一个电子开关电路,对39路模拟量分了十组、每组4路,通过输出不同的组别进行采集。电源通讯卡主要负责把6块电源模块的数据汇总并且通过RS484接口以MODBUS协议与PLC通讯,使PLC采集得到6块电源模块的数据,为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公司的电源研发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使PLC与电源模块的通讯卡实现了通讯,电源模块的信息得到了采集。

    2.2软件体系设计

    (1)系统功能设计:44个数字量采集显示,故障判断;6个电源模块的数据采集显示、显示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判断报警;39路模拟量显示、并判断上下限报警;显示报警画面、报警信息、当前报警、报警频次;报警上下限设定;数据微调功能,并且显示微调值;

    历史趋势图显示;不同画面开启权限设定;

    以上有必要说明的是数据微调功能,由于现场的一次测量元件测量会有误差,而且此误差是固定的,短时间内是不变的,所以在程序当中增加这部分功能,使终显示出来的数值是消除误差之后的值;

    (2)系统结构设计分为HMI人机对话界面部分和PLC现场监控部分。HMI部分主要构架参见图2。

图2 HMI人机对话界面

    PLC监控部分主要包括:电源模块通讯;分时采集40路模拟量,每次采集4路;对采集的模拟量根据量程进行计算得出显示值,显示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判断报警;微调值计算,显示值微调,并做负值消除;故障和报警;数字量采集显示,故障判断;

3 工程调试

    调试分时采集功能时需要注意分时采集的时间,过大会影响整体数据采集的时间,过小会造成采集数据混乱,另外需要在两次采集数据之间加一段间隔时间,避免两组数据的重叠。对采集的模拟量根据量程进行计算得出显示值。微调值计算,显示值微调,并做负值消除;注意微调时可能会出现负值情况,所以要考虑负值的消除。电源模块通讯注意电源通讯时的通讯协议一定要在通讯卡中设置好,包括站号设定,另外注意地址对应。故障和报警;因为报警点共有79个,很繁琐,需要思路清晰。

4结束语

    基于中达电通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整合了两种不同种类的产品,体现出单一技术平台在集成工程中的一体化特点

  1.PLC程序的结构体系
    无论PLC控制系统有多么复杂,归根到底,PLC用户程序都是由大量基本编程指令所组成的集合。
    设计者可以根据控制对象各部分的不同要求,通过对要求的分解,运用基本指令编制出相应的程序网络(Network)或由几个网络组成的简单“功能程序段”。在此基础上,只要将这些程序网络或功能程序段,按照控制系统的动作要求,以S7程序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与组合,就可以组成完整的PLC程序。
    所谓PLC的程序结构,就是组成PLC程序的各种网络(Network)或“功能程序段”在PLC内部的组织、管理形式。
    在PLC上,从CPU操作系统对程序执行管理的角度看,PLC程序可以分为“线性化结构”与“分块式结构”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每一体系又可以分若干不同的结构形式。
    (1)线性化结构体系
    采用线性化结构体系的PLC用户程序不分块,全部指令都集中在同一个程序块中。执行PLC程序时,CPU的每次循环扫描都是按照从上至下的次序,行PLC用户程序的所有指令。
    线性化结构体系是一种控制对象相对较简单的小型PLC系统常用的结构体系。
    (2)分块式结构体系
    分块式结构体系的PLC用户程序由多个不同的“程序块”所组成,执行PLC程序时,需要根据外部输入条件与程序中规定的控制要求,由负责管理的主程序通过对不同程序块的调用与选择,决定每次循环扫描实际需要执行的程序块。
    对于控制复杂、程序容量大的大中型PLC系统,出于方便设计、检查、调试等方面的考虑,通常采用分块式结构。
    PLC用户程序的两种结构体系各有其特点,实际使用时采用何种程序结构体系,一方面决定于PLC所具备的功能,另一方面取决于程序设计者的选择。
    2.线性化结构
    按照线性化结构体系设计时,程序常见的形式有“普通线性化结构”与“分时管理线性化结构”两种。
    (1)普通线性化结构
    普通的线性结构程序为简单,设计者只需要将由基本指令组成的全部网络与功能程序段,进行逐网络、逐段排列即可。
    只要程序中没有特定的次序要求(如为了产生边沿脉冲的需要等),组成程序的各网络与功能程序段就可以在PLC程序中任意排列,其位置与程序的执行结果无关。
    CPU执行普通的线性结构程序时,总是对全部程序指令按照输入采样、执行程序、输出刷新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全部输入、输出信号的采样与刷新时间统一,每次处理的时间(循环扫描时间)固定。
    在S7-200/300/400系列PLC中,如果将全部PLC用户程序都编制在组织块OB1中,即属于此结构。
    (2)分时管理线性化结构
    在部分PLC中,为了满足控制系统中需要高速处理的信号特殊控制要求,线性结构的程序也可以采用“分时管理线性化结构”的结构形式(见图11-1.1)。

    采用“分时管理线性化结构”时,设计者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将线性化结构的PLC用户程序划分为“高速扫描循环”与“普通扫描循环”两部分。
    程序中的高速扫描部分可以由设计者定义扫描时间间隔,在执行过程中这一时间间隔保持固定不变。即:对于高速扫描程序段,设计者可以人为地规定程序的执行时间,CPU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速扫描程序段的输入采样、执行程序、输出刷新循环过程,因此,PLC对“高速扫描循环”程序中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速度,可以远远高于正常PLC循环程序中对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速度。
    程序中的其他部分为普通扫描部分,执行正常速度的扫描。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如果普通扫描部分的程序执行时间已经到达高速扫描时时间间隔,CPU立即中断普通扫描,保存执行状态,并转入对高速程序段的扫描:等到高速段程序执行结束后,再继续恢复对普通程序的扫描(见图11-1.1)。这样的过程在整个PLC程序执行中需要进行多次。由于高速扫描的多次中断,普通PLC程序段的扫描时间将比正常执行的情况更长。
    采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在线性结构体系的程序可以处理PLC的高速输入/输出信号,以满足特殊的控制要求。当然,根据实际系统的需要,程序中也可以没有高速扫描的程序段,但是,不可以将全部程序都作为高速程序。
    3.分块式结构
    分块式结构体系的PLC程序由多个程序块组成,由统一的程序“组织块”对各程序块进行组织与调度,“组织块”根据规定的条件与顺序依次调用各程序块。
    采用了分块式结构体系的PLC程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外部输入条件与控制要求,每次循环扫描可以跳过某些程序块,仅对需要处理的程序块进行扫描,从而加快PLC程序的执行速度,缩短扫描时间。
    根据PLC的不同,分块式结构体系的PLC程序可以采用主、子程序结构、功能调用式结构与结构化编程等形式实现。
    (1)主、子程序结构
    采用主、子程序结构的PLC用户程序,一般可以由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等不同的程序块所组成,并且按照规定的顺序排列(如在S7-200中,程序块按照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的顺序依次排列)。
    在主、子程序结构程序中,主程序为PLC每次扫描都必须执行的程序块,必须予以编制;而子程序、中断程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写与调用。
    主、子程序结构的PLC程序与线性化结构相类似,如果程序中没有编制子程序、中断程序,它便成了线性结构的程序。
    (2)功能调用式结构
    功能调用式结构的PLC程序执行过程与主、子程序结构类似,但组成程序的各逻辑块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编排,无主、子之分。组成功能调用式结构的每一程序块都代表着控制对象的一组相对独立动作,逻辑块由特定的“块”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调用。
    在S7-300/400系列PLC中,以上用于管理与调用的程序块称为组织块(OBl),其余逻辑块分别称程序块(FC)、功能块(FB)、数据块(DB)等。
    一般而言,功能调用式PLC程序在CPU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对同一程序块的调用次数不会超过一次;当超过一次时则称为“结构化编程”。
    (3)结构化编程
    结构化编程的程序结构形式与调用式完全相同,程序同样由多个程序块组成,并通过“组织块”对其进行组织与管理,但它采用了“参数化编程”的方法。
    采用结构化编程的程序,在同- PLC扫描周期内可以多次重复调用程序中的同一程序块,因此,对于动作相同或相似的程序,可以通过在PLC程序中编写一个“公用程序块”,利用重复调用来实现。
    为了保证“公用程序块”能控制不同的对象,必须将组成程序的各种操作数进行“参数化”,即:
    ①“公用程序块”中的所有信号的地址必须是可以变化的,即“公用程序块”中一般不能使用“地址”,而应采用“程序变量”(形式参数)进行编程。
    ②调用“公用程序块”前,为了使得程序中的所有信号有明确的含义,必须对“程序变量”(形式参数)进行赋值,即将“程序变量”定义成有明确含义的地址。因此,CPU必须划分一个专门的存储器区域用于存储这些赋值参数。S7-300/400中的“局部变量堆栈L”与“即时数据块DI”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专门设定的存储区域。
    结构化编程的程序简洁,所占用的内存容量小,但需要涉及程序块、功能块、数据块、局部变量等概念,对编程人员的要求高

展开全文
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